2022第四届中国年青马暨“五粮液杯”马术障碍赛 竞赛办法

四岁马组

第一天(热身):在评委监督下的官方训练。每一组马和骑手可以在场地内进行5分钟的school练习(平地动作及跳跃flat work and jumping),让年青马匹能够得到相同的熟悉环境的机会。评委不打分,但需要确保训练方式的准确。该路线最多不超过8道障碍。骑手允许在5分钟的训练中完成全程路线1次,并允许同一道障碍不超过4次的重复跳。教练允许入场。

第二天(第一轮):路线设计师设计一条包含平地动作元素的障碍路线。其中评委打分项目及要求举例:第一道为单一障碍跳跃,第二道在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进行一次换腿(lead change),可以通过跑步中的空中换腿也可通过快步过渡到正确的跑步(如马匹出现前肢或后肢反对跑步则会被扣分)。第三、第四道为单一障碍跳跃,

第五道在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进行换腿(lead change),可以通过跑步中的空中换腿也可通过快步过渡到正确的跑步(如马匹出现前肢或后肢反对跑步则会被扣分)。第六、第七道之间必须在正常距离中7步完成(如果未做到7步,多一步或少一步又或出现半步则会被扣分)。第八道为AB组合障碍( A、B之间是2步),在第九道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转换为快步(trot),在第十道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转换为左轻快步(risingtrot Left),在第十一道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转换为右轻快步(risingtrot Right)。第十二道规定回转点(前后各5米的位置)快步转换右发进跑步(Canter Right),通过快步变换为正确的跑步(如马匹出现前肢或后肢反对跑步则会被扣分)。第十三道为单横木。通过终点线后,转换为轻快步(risingtrot),让马调整变得舒展,之后变为慢步放松,等待评委的打分结果。应注意,骑乘驾驭能力与跳跃能力同等重要。障碍不得高于100cm。

第三天(第二轮):路线设计师设计一条路线,其中包含障碍间规定步数的要求,包括AB组合障碍。障碍总数不超过10道,障碍高度不得高于100cm。其中打分项目及要求将在比赛前的技术会上公布。第一轮与第二轮的成绩累加为最终成绩,以最终成绩分数高者为胜,分数相同则可并列录取名次。允许骑手在比赛开始之前带马熟悉线路。

五岁马组

第一天(热身):路线设计师设计热身路线,类似于4岁马第一轮的比赛路线。障碍高度介于100cm和110cm之间。教练允许进场,骑手带马熟悉路线。不打分。

第二天(第一轮):障碍高度不得高于110cm,比4岁马第二轮的比赛路线增加一定技术难度。其中打分项目及要求将在比赛前的技术会上公布。

第三天(第二轮):比第一轮难度提高,增加两个不同距离的AB组合障碍。其中评委打分项目及要求将在比赛前的技术会上公布。

第一轮与第二轮的成绩累加为最终成绩,以最终成绩分数高者为胜,分数相同则可并列录取名次。

六岁马组

第一天(热身):路线设计师设计热身路线,障碍高度不得高于115cm,只允许骑手进入比赛场地查看路线。第二天(第一轮):路线设计师设计比赛路线,障碍高度不得高于120cm。障碍比赛判罚执行国际马联(FEI)第27版场地障碍规则,按表A判罚。

第三天(第二轮):路线设计师设计比赛路线,线路中加入在规定回转点的小回转(shortturns)。障碍高度不得高于120cm。第二轮的出场顺序为第一轮比赛成绩的倒序。淘汰、弃权者将无资格进入第二轮的比赛。

第一、二轮总成绩前25%的人马组合可进入第三轮决赛。骑手在前两轮的总罚分将被带入决赛,作为骑手在决赛的初始分数。由第三轮决赛结果决定最终成绩。未进入到第三轮决赛者,第一、第二轮两轮成绩累加,罚分少者名次列前,罚分相同则以第二轮比赛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七岁马组

第一天(热身):120cm级别热身,只允许骑手进入比赛场地查看路线。

第二天(第一轮):120-130cm级别争时赛。障碍比赛判罚执行国际马联(FEI)第27版场地障碍规则,按表A判罚。

第三天(第二轮):120-130cm级别+决赛(jumpoff)。第二轮的出场顺序为第一轮比赛成绩的倒序。淘汰、弃权者将无资格进入第二轮的比赛。

第一、二轮两轮成绩累加,总排名并列第一的人马组合可进入决赛(jumpoff)。由决赛(jumpoff)结果决定最终成绩。未进入决赛(jumpoff)者第一、第二轮两轮成绩累加,罚分少者名次列前,罚分相同则以第二轮比赛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除评委打分项目及赛事另有规定的项目外,障碍比赛判罚执行国际马联(FEI)第27版场地障碍规则,按表A判罚。
四岁及五岁马障碍赛规则

四岁及五岁马障碍赛采取评分制,全程总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
裁判组由三人组成:主裁判长1人、技术官员2人。
每一对人马组合进入场地后向裁判长行礼,响铃后45秒倒计时开始,在此时间内通过路线起始点或45秒倒计时结束后,开始比赛计时;每一对人马组合完成所有障碍路线及规定动作后通过终点,比赛停止计时。
每个年龄组,将根据比赛路线设定比赛允许时间范围(例如:60秒至75秒之间)及最大限制时间,每队人马组合提前或超过设定的允许时间范围,按规定:提前或超过允许时间范围,每1秒扣1分(不足1秒按照上一整秒计算罚分)。超出最大限制时间:直接0分淘汰。
每对人马组合在比赛过程中未按照要求完成规定动作的(如:障碍之间规定步数、规定的变换行进方向、指定区域换腿、指定区域的跑步转换或快步转换等),每次扣1-0.5分。
每对人马组合在超越障碍过程中,每打落一道障碍:扣5分。
每对人马组合在超越障碍中出现马匹拒跳和不服从,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分,第三次:直接0分淘汰。
每对人马组合在比赛过程中出现马匹跌倒或骑手落马,直接0分淘汰。
除上述明确的扣分元素外,裁判组根据每对人马组合在比赛过程中针对马匹服从性、稳定性、平衡、跳跃动作质量、流畅度出现的不足,进行综合扣分(1-0.5分)。
每对人马组合默认初始分数为10分,每组人马组合完成全程路线后,裁判组三名裁判根据上述规则要点进行评分,三名裁判在综合评分1-0.5之间的分值判罚要提出各自的观点及分数,整合后为该组人马组合的最终得分。

所有评委打分的比赛路线在赛前技术会上均会有展示,且技术官员须向参赛者说明所有打分点及得分要求。
所有组别公马、母马、骟马同组比赛,不单独作区分。
骑手与马应该以同一组合完成所有比赛。
最终规则以赛前技术会为准。

 

计时记分岗位技术人员储备培训圆满结束

为了扩充计时记分岗位技术岗位的人员储备,壮大裁判团队队伍,矩阵未来赛事管理有限公司请来了北京市马术项目一级裁判姜欧老师为大家进行计时记分有关的规则培训。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培训采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来自天南地北的马术裁判、马术教练、马术爱好者、学生及其他运动项目的从业者们参与了这次培训。
老师的讲课生动有趣,课件的内容也都丰富饱满,裁判们很容易吸收。但是对于规则的理解和更多地掌握还要今后更多地参与到实际的赛事当中去,而不是只停留在书本表面,更多地是要参与制裁从而更好地灵活运用相关规则。
自此,矩阵未来赛事管理有限公司计时记分岗位技术人员储备培训圆满结束。待疫情有所缓解,还会带大家进行计时记分的实操培训。最后祝所有裁判都能在马术运动这条道路上有所成就。

北京市马术运动协会会员单位介绍-北京正顶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正顶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是京城马术行业知名马主兼骑手林飞先生,他创办了多家软件公司,多次获得国家级工程设计软件最高奖和国际金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十几年的马主和骑手经历,让他逐渐意识到,他所擅长的数字和软件领域,可以为马术行业做出更多的科技贡献,所以在2021年,他带领团队创办了北京正顶运动科技有限公司,让马术运动智慧化,数字化,科技化。

北京马术协会会员名单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

各会员单位、个人会员:

根据各单位自愿加入的原则,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24家单位、7名个人会员严格遵守北京马协《章程》,履行会员义务,按时按规定完成会费缴纳,为促进北京马术运动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现将第一季度会员信息公告如下:
团体会员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长泰半月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维多利亚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
北京腾誉马术培训基地
韦弦纵横(北京)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玉马房
北京唐耀高尔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汉旗紫谷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
桐屹(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海道日高轻种马协同组合
长沙聚龙马术
河南贝西尔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
Equestrian Globe (China) Ltd.,HK
北京云上骑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和德(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北京多美马术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京华兴马业俱乐部有限公司
东方马汇(北京)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
骏骁国际马术学院
北京矩阵未来赛事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温榆河西坞乡村马术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
任贺国际马术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骑域国际马术俱乐部(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汇佳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伯驭马背生活
 
个人会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玉
蔡猛
孟娜
王代雪
王忠东
任宁宁
  Yian Wang
 
北京市马术运动协会
2022年4月1日

《中国马文化产业蓝皮书》发布:潜在的文化产业超级IP浮出水面

当今中国,还有哪些潜在的、未被开发的文化产业的超级IP?什么文化内容,既有中华民族文化个性,成为了中国国家旅游的标识,又曾经承载着“丝绸之路”,能通行于世界,并进入奥运赛场?什么文体项目,不用改变土地使用属性,不污染环境,又能“跑马圈地”?什么文化符号,既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又能代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只有马文化。

图片:骑马伴长城
目前在中国2/3领土上奔跑着骏马,但是,我国有多少马匹,有多少骑马旅游景区,多少赛马节、马背表演和民族非遗产品,有多少“马”的文字、成语、诗歌、音乐、绘画、雕塑、节庆、比赛?有多少人参与骑马活动,有多少马术俱乐部,多少从业企业,多少马术地产项目,每年创造多少GDP,有哪些优秀的创新业态和成功案例…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马文化产业蓝皮书2021》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于2022年3月27日已经正式发布。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景式呈现和分析中国马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畜牧、乡村振兴相关产业的投资与消费现状,全面整合公布中国马文化资源和产业数据;在欧美主导的国际马术产业和时尚生活方式在国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引导重新树立中华民族马文化的“文化自信”和“产业自信”,为各地文旅教体产业投资和运营发展提供了马文化特色IP样板业态内容和创新融合的思路方向,推动激活一个蛰伏的巨大产业。
图片:《蓝皮书》引用的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世界汗血马大会上的讲话
据介绍,《蓝皮书》共21万字。消费篇,包括了消费者的概况与数量、消费需求及人群描述和地区分布、马术俱乐部和骑马旅游的消费痛点和难点;投资运营篇,包括了投资类别和主体及数量分布、新旧业态和盈利模式分析,对于马术旅游度假、马术进校园、马术演出等10多个创新业态进行了及案例分析;生产要素篇,包括了从业马匹、从业人员、硬件与场馆、旅游马道、技术标准与软件等;运营推广篇,包括了电商平台、短视频/社群营销、展览会、拍卖会等,以及马术赛事、节庆、论坛/研讨会、活动、赞助商以及媒体服务创新;政策规范篇,包括了相关国家政策和地方性政策,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文化资源篇,包括了马主题的文学、绘画、雕塑、表演艺术、戏曲、舞台剧/演出/实景剧、影视等文化艺术,宗教/祭祀、丧葬等民俗文化,骑兵、军马等军事文化,现代奥运马术项目和民族马术项目,以及马背名人典故。另外还专项附录了《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及各地产业规划、中国马术文化旅游服务认证体系、中国马文化素质教育规范体系的青少年马文化运动素质教育规范和马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规范,还包括文化旅游型马术赛事规则,包括定向马术三项赛(TREC)、工作马术、骑射大赛、马术滑雪竞赛、叼羊赛、驯野马赛、套野马赛、绕桶拾哈达赛等中国牧人竞技系列,以及中国马产业法人机构数量地区分布表、中国马产业相关协会列表,中国马主题相关公众号列表。每个章节都包含了相关发展策略,内容丰富全面。
图片:中国各地的马背项目
《蓝皮书》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中国”建设工程的成果之一,由中国马文化运动旅游规划研究院、中国马术网(www.horse.org.cn)和北京马术协会等单位及国内核心的文旅、体育、教育、畜牧和投资分析方面的专家联合编撰。大家骑马进入新疆阿勒泰、河北丰宁坝上和内蒙、西藏等几乎全部传统马文化区域及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展开调研,汇集了中国马文化运动旅游规划研究院对各地数十个马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规划和研究成果。

图片:新疆阿勒泰黄金马道-喀纳斯“空中花园骑马旅游探险”深受欢迎
《中国马文化产业蓝皮书2021》从文旅教体的维度,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实战层面,对于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底出台的《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进行了丰富和产业延申。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政策背景下,有别于西方成熟的现代马产业,《蓝皮书》中首次提出“中国马文化产业”的新概念,对于推动城市时尚新消费、乡村产业振兴、生态与人文资源富集地区的传统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结构性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三产融合的现代马产业
《中国马文化产业蓝皮书》纳入了“文旅中国建设工程”系列出版计划。第一册《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及第二册《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数报告(2020-2021)》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中国马文化产业蓝皮书(2021)》作为第三册由商务印书馆付梓出版,第四册《文旅中国建设工程资料汇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

图片:上海市区中心的“世博马术公园”
记者采访《蓝皮书》主编、中国马文化运动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吴钢芳了解到,编撰本书的宗旨与定位在于:第一,通过马主题的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的产业融合,创新服务内容和产业业态,推动“小众竞技体育向大众化消费转型”,形成马文化产业的大众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二,创新旅游业态,为壮丽的中国风景量身打造深度旅游产品,为“中国马文化”和“传统游牧文化”传承探索产业转化机制。第三,从市场消费端拉动现代马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传统马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国产马寻找出路,为西部地区生态农牧产品寻找文化附加值,为西部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提供新型职业化转型的方向。第四,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健全心智的内容产品,为现代中国人提供身心健康的时尚生活形态。第五,作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文化的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同频共振的话题和梦想。

图片:河北丰宁县“中国马镇”——以马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小镇
 

据介绍,《蓝皮书》传达出一些行业新理念、产业新趋势和市场新价值,包括:

——马文化,是当今中国的文化产业的超级IP。

中国马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中国2/3的领土上,奔跑着367万匹骏马,中国有着超过1.2万年的养马史,马部首汉字 482 个;“马”字的成语 534个,“马”字的歇后语约 80 个;与“马”有关的各民族谚语超过 100 条;含有“马”字的诗词句约 22800余条。此外美术、音乐、舞蹈、服饰、节庆、赛事、民俗、非遗等方面,无不展现着“马”的丰富资源和人文存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生活着数十个马背民族,至今保留着马背文化传统,每年有500多个与马有关的节庆

图片:内蒙古大型马术演出《千古马颂》
赛事活动。从秦非子为周王养马开始,儒家“君子六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汉唐元清的马背“大中国”……马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个体强壮和群体强盛,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今中国,“马文化”成为一种新时尚和新产能。

图片:武汉市区中心商场里的少儿俱乐部
据《蓝皮书》提供的数据分析,全国马文化旅游消费每年已经超过3000万人次,文旅马产业及关联消费产值可达600亿,全国马术俱乐部超过2800家,会员超过119.5万人,城市商场少儿马术俱乐部超过300家。全国的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过7300家,相关协会、俱乐部等民非组织411家。马文化产业,未来对于拉动内需和消费具有重大价值。
图片:在张家口沽源县举办的中国首场马术滑雪大赛
各地政府和投资机构,目前正在聚焦马文化产业,各地马主题的主题文旅运动综合体和主题康养度假地产项目方兴未艾,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在欧美发达国家,马文化产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美国马产业的GDP产值与电影产业相同,德国的马术人口占据总人口的1/5,英法等国概莫如此。中国马文化产业未来潜力巨大,值得重视和开发。
 

——如何改变产业落后的现状?文旅教体与传统马产业的“三产融合”,是马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模式。

《蓝皮书》希望跳出“农牧产品马产业”和“马术竞技体育”的传统思考方向,以跨界融合发展的宏观“产业经济”和“大众消费升级”作为研究方向,以“文旅教体融合马产业”为思路,按照两个主体(消费主体、运营投资主体)、五种刚性需求(文化旅游、青少教育、民族传统、都市时尚、康养地产)、四大生产要素(从业马匹、从业者、硬件、软件)和运营服务(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的分类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马文化”“马文化产业”“马术旅游”,及相关的“从业人员”“消费者”“服务单位”进行了第一次的定义和阐述,并对中国的马匹、消费者、从业者、从业单位与协会组织数量和经营状态,以及民族马文化、非遗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公布与分析。

结合中国马文化运动旅游规划研究院在全国各地开展的马文化产业调研与策划规划工作的实践,探索发展模式和成功样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中国马文化产业标准规范。如河北丰宁县“中国马镇”,组织500名农牧民参加马术旅游领队培训,建立《马术旅游技术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及相关旅游马匹服务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匹马脱贫,第二匹马致富”的“文旅+马业”的成功模式。内蒙古大众马术协会按照这些规范内容,在全国首先推出发布《马术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领队)技术规范》、《马术文化旅游从业马匹管理技术规范》和《马术文化旅游中心(从业单位)服务规范》3项团体标准。

图片:“中国马镇”组织500位农牧民参加“马术旅游领队技术安全培训认证”

希望《蓝皮书》能够对各地政府行业管理者及行业从业者的产业实践有所帮助,以推动中华民族马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国家旅游标识“马踏飞燕”,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超级符号:龙马精神、以马为梦、马尚生活、马不停蹄、马到成功……世界不仅需要中国故事与中国式梦想,更需要中国提供一种产业解决方案。星移斗转,风景在远方,我们一直在马背上。让中国成为世界的一个新期待!

图片:《蓝皮书》编委会成员骑马进入原生态马文化地区调研

马匹赛时保险 | 变风险为价值 未雨绸缪

马术比赛作为风险系数相对较高的一项运动,协会自办赛伊始,就将人马安全与赛事保障视为办赛原则。

而保险作为抵御意外风险的操作手段,也是保障人马平安的重要手段,合理的为参赛人马配备保险,也是参加马术赛事的重要保障方式。

 

根据统计,在马术运动造成的意外伤害中:

骑手发生意外事故,平均每次约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2.2万元;

参赛马匹发生事故,平均每次事故约造成经济损失25.7万元;

 

2022年以前,针对参赛骑手的保障产品在市面上相对比较成熟,参赛的骑手们基本配备的比较齐全,赛事主办方对赛赛选手配备意外险保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但对于参赛马匹的保障产品,却很难在市面上找到,导致在参赛马匹的保障上,一直存在一个空白。

为解决这个问题,推动落实马匹福利工作,和德保险经纪公司自2020年起,联合国内四家保险公司共同调研与研究,自2021年先行推出短期产品并试点后,于2022年初,研发完成了首款针对全年马术赛事的马匹保险产品,填补了协会赛事中关于马匹保障的空白,也为参赛马匹提供更多马匹福利选择。

产品特色:

1、保障期限一年,责任覆盖全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赛事;

2、市面上唯一保障全年的赛事马匹保险产品;(一次投保,保障全年赛事)

3、定额投保、定额理赔;

4、投保流程简便,绝大部分参赛马匹均可得到保障;

5、保障内容包括马匹死亡及人道主义消亡;

 

2022赛季,将全新的马匹保障产品提供给所有参赛俱乐部及个人,针对北京马协的各项赛事,特别附加了赛事期间的马匹紧急医疗费用。

 

为将保障落到实处,和德保险经纪公司指定服务人员,专门为产品的相关问题提供咨询,并协助投保等,具体联系方式:

赵经理,联系电话:18611191006;